被小狗咬出血后,最晚应在72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但强烈建议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若伤口较深、位于头面部或免疫功能低下,即使超过72小时仍需尽快补种,并配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
时间窗口的紧迫性:狂犬病毒潜伏期短且致死率近100%,疫苗产生抗体需约3周,因此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超过48小时接种仍有一定保护作用,但随延迟时间增加,风险逐步上升。
-
伤口分级与处理差异:
- 出血性伤口(III级暴露):需立即冲洗消毒,并同步注射疫苗+免疫球蛋白,头面部伤口尤其需加量接种。
- 轻微破损(II级暴露):仅需疫苗,但酒精擦拭确认破损后不可拖延。
-
特殊情况处理: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妇或3年内未全程接种者,即使超72小时也需按暴露后程序补种,必要时延长至90天加强针。
-
接种程序规范:全程5针(0、3、7、14、28天),严重咬伤首针加倍。延迟接种者需从就诊当天重新计算周期,不可中断。
提示:狂犬病无补救机会,宁可超时接种也不放弃。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立即就医评估,切勿因延迟而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