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抓咬后应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法: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消毒后尽快接种狂犬疫苗。 即使伤口轻微或宠物已接种疫苗,仍需规范处理,避免狂犬病感染风险。以下是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
-
伤口紧急处理
立即挤压伤口排出污血(勿用嘴吸),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保持伤口暴露。若出血严重,清创后需缝合者应同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疫苗接种原则
首次暴露者需接种5针狂犬疫苗(当天、第3、7、14、28天),III级暴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注免疫球蛋白。既往接种过疫苗者,5年内加强2针,超过5年则重新全程接种。疫苗接种越早越好,但超过24小时仍有效。 -
特殊情况应对
头颈部、手指咬伤或黏膜污染属高风险暴露,必须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孕妇、儿童均可安全接种疫苗。若伤口结痂,仍需去除痂皮后按标准处理。 -
后续观察与误区提醒
即使宠物事后健康,也不可中断疫苗接种。狂犬病潜伏期长,发病后致死率近100%。避免用土方(如粉末、草药)处理伤口,及时就医是关键。
提示:夏季宠物易躁动,抓咬伤高发。随身携带简易消毒用品,熟悉附近24小时狂犬疫苗接种点,可大幅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