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出血后需接种5针狂犬疫苗,分别在受伤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注射1针。若伤口位于头面部、颈部或伤势严重,需额外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且疫苗剂量可能加倍。及时彻底清洗伤口(肥皂水+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与接种疫苗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 疫苗注射程序:常规采用“5针法”,时间节点严格固定,延迟可能影响效果。部分机构提供“2-1-1”程序(当天2针,第7、21天各1针),但需医生评估适用性。
- 伤口紧急处理:立即挤出污血,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15分钟以上,深伤口需导管灌注清洗。避免缝合包扎,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免疫球蛋白应用:头面部、多部位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最佳时间在受伤后24小时内。
- 特殊注意事项:孕妇、儿童与成人剂量相同;接种期间忌饮酒、剧烈运动;若咬人狗10日内未死亡,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针次。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伤口结痂也不可中断接种。务必全程足量完成疫苗注射,并优先选择同一机构接种以确保疫苗一致性。文明养犬、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