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抓咬后伤口处理的关键是立即清洗消毒、评估暴露等级并接种疫苗。 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颈部,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快速行动可降低狂犬病感染风险,避免并发症。
-
立即清洗伤口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动物唾液和污血。较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确保无残留。冲洗后使用碘伏或苯扎氯铵消毒,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 -
判断暴露等级
轻微抓伤无出血(II级暴露)仅需接种疫苗;贯穿伤、黏膜接触或头颈部受伤(III级暴露)必须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家养犬若接种过疫苗仍需谨慎处理,因免疫状态可能不明确。 -
规范接种疫苗
首次暴露者需按“5针法”接种(当天、3/7/14/28天各1针)。五年内接种过者可简化流程。疫苗生效前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
避免错误操作
切勿包扎或缝合伤口,以免病毒滞留;不涂软膏、粉剂。挤压排毒时禁止用嘴吸吮。延迟处理者即使结痂也应重新清创。
提示: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被抓咬后仍需医学评估。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及时处置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