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伤后即使只是小破皮也必须立即进行规范处理,重点在于彻底清洗伤口、及时接种疫苗、密切观察感染迹象。以下是科学处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伤口紧急处理
-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配合肥皂水交替清洗(每5分钟交替一次),利用水流冲击力带走伤口污染物。注意不要挤压伤口,避免病毒随血液扩散。
- 深度消毒处理: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较深伤口可用注射器抽取消毒液进行内部冲洗。避免使用红药水、紫药水等影响伤口观察的药剂。
二、专业医疗干预
- 24小时内接种疫苗:根据WHO暴露后处置指南,立即接种狂犬疫苗,推荐“5针法”(第0/3/7/14/28天)或“4针法”(第0天2针,第7/21天各1针)。若伤口达到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预防:根据既往免疫史,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尤其是生锈物品造成的复合伤。
三、后续观察管理
- 10日观察法应用:在接种疫苗期间持续观察咬人犬只健康状况,若10日内犬只死亡需立即报告疾控部门。同时每日监测伤口红肿热痛情况,出现渗液、跳痛等感染征兆时需抗生素治疗。
- 免疫效果追踪:全程接种后14天可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确保抗体水平≥0.5IU/mL。高危人群(如经常接触动物者)建议提前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
四、特殊注意事项
- 暴露后忌包扎伤口,保持创面开放透气
- 疫苗接种期间忌剧烈运动、饮酒、辛辣饮食
- 孕妇、婴幼儿、免疫缺陷者需调整用药方案但不能豁免疫苗注射
被动物咬伤后不存在“小伤无风险”的情况,土狗携带狂犬病毒的概率约3%-5%,且该病致死率接近100%。建议保存好犬只特征信息(品种、毛色、行动区域),处理全程保留医疗凭证以便后续溯源。任何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后果,请务必到具备狂犬病处置资质的医疗机构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