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了,即使没有伤口,也应尽早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唾液传播,即使没有明显的咬痕或伤口,也有感染风险。
1.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病毒存在于动物的唾液中,通过咬伤、抓伤或舔舐伤口、黏膜等方式传播。即使皮肤表面没有破损,也可能因病毒接触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而感染。
2. 潜伏期与症状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极少数情况下可长达一年以上。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早期症状包括乏力、低烧、伤口部位异常疼痛,随后可能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典型症状。
3. 处理措施
- 清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酒精或碘伏消毒。
- 接种疫苗:被咬后应尽快到卫生防疫站或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即使没有伤口,也需进行暴露后预防。
- 观察动物:密切观察咬人的土狗是否出现异常行为,如狂躁、流涎等,并及时告知相关部门。
4. 注意事项
- 越早越好:狂犬疫苗注射越早效果越好,即使超过24小时,仍需接种。
- 完成全程接种:通常需要接种5针,按照医生建议完成全程接种。
- 避免其他感染: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发热等,必要时就医。
总结
被土狗咬后,即使没有伤口,也需尽早接种狂犬疫苗,并做好伤口清洗和消毒。狂犬病潜伏期长且致死率高,不可掉以轻心。及时处理和预防是保护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