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出血后,第一时间应挤压伤口排血、彻底冲洗消毒,并立即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土狗可能携带狂犬病毒,伤口暴露后病毒最快24小时侵入神经,规范处置是预防发病的唯一手段。
-
紧急处理伤口:立即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部伤口需注射器加压冲洗。冲洗后涂擦碘伏或酒精消毒,切勿包扎伤口以免病毒滞留。若出血量大,可简单压迫止血,但避免过度挤压导致二次损伤。
-
暴露分级与医疗干预:出血属于Ⅲ级暴露,需同时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疫苗需按程序完成5针(0、3、7、14、28天)或“2-1-1”四针法,首针必须在24小时内接种;免疫球蛋白需浸润注射至伤口周围,尤其头面部咬伤需足量使用。
-
隔离动物与上报:暂时隔离咬人土狗并上报卫生部门,观察其是否出现狂犬病症状(如恐水、攻击性等)。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被咬者仍需全程接种人用疫苗,因动物免疫效果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
避免常见误区:切忌用嘴吸伤口、涂抹草药或牙膏;24小时后仍可接种疫苗(只要未发病),但越早效果越好。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也需按标准流程处置,狂犬疫苗无禁忌症。
提示:随身保存犬伤门诊联系方式,任何出血暴露均需专业处理。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流浪动物,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