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可能会被细菌感染,因为散养狗的口腔中可能携带多种病原菌,如需氧菌和厌氧菌。这些细菌可通过咬伤伤口进入人体,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脓毒症或多器官衰竭。
感染风险及常见细菌类型
- 感染率:散养狗咬伤后的感染率在2%-20%之间,高于家养狗的感染率。
- 常见细菌:
- 需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通常导致局部感染。
- 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可能导致破伤风感染。
- 特殊细菌:如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存在于大部分猫狗口腔中,可引发严重的脓毒症,致死率高达30%。
传播途径
散养狗的口腔中细菌可通过咬伤、抓伤甚至舔舐伤口进入人体。尤其是深部伤口或未及时处理的伤口,更容易引发感染。
如何预防感染
- 及时清洗伤口: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尽快就医。
- 注射疫苗:根据伤口暴露情况,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预防严重感染。
- 使用抗生素:对于高危伤口,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总结与提示
被散养狗咬伤后,感染风险较高,需尽快处理伤口并就医。注射疫苗和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若出现红肿、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