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消毒后暴露伤口避免包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是三大核心应急措施。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可能携带其他致病菌或存在免疫失败风险,因此规范处理至关重要。
-
伤口紧急处理
挤压伤口排出血污后,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使用软膏或包扎,以降低厌氧菌感染风险。若出血严重,清创后需专业缝合。 -
医疗干预优先级
根据暴露等级采取不同措施:轻微无出血(Ⅱ级)需接种狂犬疫苗;贯穿性伤口(Ⅲ级)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同时评估破伤风风险,必要时接种破伤风抗毒素。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强化治疗。 -
宠物健康追踪
即使家养犬接种过疫苗,仍需观察10天内是否出现狂犬病症状(如畏光、狂躁)。若犬只健康,可降低感染风险,但细菌感染(如喉巴斯德氏菌)仍需抗生素预防。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孕妇被咬伤后需立即就医,疫苗注射无禁忌;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需警惕混合感染。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刺激性饮食,直至疫苗全程接种完毕。
提示:夏季宠物易躁动,需避免接触其进食或幼崽。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可双重防护,但被咬后仍须严格按医疗流程处置,切勿因“家养”而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