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最迟不超过48小时。即使伤口轻微或肿胀消退,仍需全程接种5针疫苗(0、3、7、14、28天),严重咬伤需联合免疫血清注射。以下是关键要点:
-
黄金24小时原则: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首针应在咬伤当天完成。延迟接种虽仍有效,但会增加狂犬病潜伏期风险(通常1-3个月,最短可至1周)。
-
伤口处理优先级: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酒精/碘伏消毒,禁止包扎伤口。挤压伤处排出污血,深伤口需清创并注射免疫血清。
-
接种程序差异:常规采用5针法(0、3、7、14、28天),部分机构提供“2-1-1”程序(首日2针,第7、21天各1针)。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倍首剂。
-
家养犬≠零风险: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咬伤后仍需人类接种。若犬只10日内死亡或出现异常,需立即加强处理。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儿童接种安全性已证实,哺乳期可正常喂养。既往接种者3个月内再暴露无需加强,超过3年需重新全程接种。
提示:肿胀程度与疫苗必要性无关,任何皮肤破损均需接种。可通过各地疾控小程序查询接种点,携带犬只免疫记录协助医生评估。狂犬病致死率100%,切勿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