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伤后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如饮用水)彻底冲洗伤口,这是降低狂犬病感染风险的关键第一步。 冲洗需持续15分钟以上,若条件允许,应配合肥皂水交替清洗。注意避免使用热水,以免加速病毒扩散。
-
冲洗的核心作用:流动清水能有效冲走伤口处的狂犬病毒和细菌,减少病毒进入血液的概率。实验表明,规范冲洗可使感染风险降低90%以上。
-
操作细节:需用力挤压伤口周围组织,扩大伤口暴露面积,确保深层清洁。若仅有饮用水,仍优先使用——其效果远优于不冲洗。
-
后续处理:冲洗后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尽快就医接种疫苗。即使伤口较小也不可忽视,狂犬病潜伏期长且致死率近100%。
-
误区提醒:切勿用嘴吸伤口、涂抹软膏或包扎封闭伤口,这些行为会加剧感染风险。
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能争取救命时间,但最终安全仍需依赖专业医疗干预。若被来历不明的犬类咬伤,请立即联系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