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后皮肤发红但未破皮,通常属于狂犬病二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全程4针或5针)。若咬伤部位为头面部、伤者为免疫缺陷人群,或犬只健康状况不明,还需加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暴露等级判定
皮肤发红但无破损属于二级暴露,病毒可能通过细微损伤侵入。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接种疫苗。若存在免疫缺陷或伤口位于高风险部位(如黏膜附近),需按三级暴露处理,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 -
疫苗注射方案
- “211”四针法:第0天接种2针,第7天、第21天各1针。
- 五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两种方案均有效,具体选择需遵医嘱。
-
犬只健康状况关键性
若咬人犬已接种疫苗且10日内无异常,风险较低;若为流浪犬或未接种疫苗,必须全程接种。无法观察犬只时,建议按最高风险处理。 -
其他感染风险
即使无需狂犬疫苗,也需警惕细菌感染。红肿持续扩大或出现发热、化脓时,需就医使用抗生素。
总结:安全起见,建议所有二级暴露者接种疫苗。及时冲洗伤口并咨询专业机构,避免侥幸心理。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预防远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