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伤但没有明显伤口时,应立刻用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并用碘伏消毒,同时密切观察72小时内的皮肤变化及身体状况。 即使表皮无破损,犬类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细微擦伤侵入人体,因此及时处理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
彻底清洁接触区域
立即用流动清水配合碱性肥皂(如硫磺皂)反复搓洗被咬部位,持续15分钟以上。肥皂的碱性环境可破坏病毒外层脂膜,降低狂犬病毒活性。若接触部位为眼睛或口腔,需用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0分钟。 -
消毒与防护措施
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双氧水。处理时佩戴手套,防止手部沾染病毒。被污染的衣物需用沸水浸泡或消毒液清洗,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建议丢弃。 -
动态观察关键症状
72小时内重点关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麻木或刺痛感,以及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若发现细微划痕或3天后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补打狂犬疫苗。无出血的二级暴露仍需接种疫苗。 -
记录犬只信息
尽量确认咬人犬的疫苗接种状态,若为流浪犬或无法追踪,建议按暴露后免疫程序处理。即使犬只表面健康,狂犬病毒潜伏期可能无症状。
注意:无伤口≠零风险! 皮肤角质层破损、陈旧疤痕或湿疹部位均可能成为病毒入口。建议所有被犬类咬/舔舐的情况均向疾控部门咨询,必要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宠物犬的免疫记录是预防核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