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破皮后通常需要接种5针狂犬疫苗,具体针次需根据伤口暴露等级和医生评估决定。关键点包括: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按0/3/7/14/28天完成全程免疫,严重咬伤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暴露等级决定针次:若破皮无出血(Ⅱ级暴露),需全程接种5针疫苗;若出血或黏膜接触(Ⅲ级暴露),需额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伤口处理(冲洗、消毒)与疫苗接种同等重要,可降低90%以上感染风险。
-
接种时间不可延误:首针应在咬伤后24小时内完成,延迟接种可能影响抗体产生效果。后续针次需严格按0、3、7、14、28天间隔执行,提前或推后均可能降低保护率。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儿童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仍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无禁忌症。若既往接种过疫苗,再次暴露后可根据时间间隔调整加强针次数。
-
观察犬只健康状况:若咬人犬10日内未死亡或出现狂犬病症状,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接种方案。但即使犬只健康,仍建议完成全程免疫。
提示:任何破皮暴露均需就医评估,自行判断风险可能导致延误治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宁可谨慎不可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