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挠伤后可能引发伤口感染、狂犬病风险以及人畜共患病传播。及时清洁伤口并就医评估是关键,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犬只造成的伤口需警惕狂犬病暴露风险。若抓伤后出现红肿发热或异常疼痛,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抗生素干预。
-
伤口感染与局部反应
小型犬的爪子可能携带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抓伤后易导致伤口红肿、化脓或发热。轻微肿胀属正常免疫反应,但持续加重需就医。未及时处理的感染可能扩散,引发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 -
狂犬病暴露风险
若犬只未接种疫苗,抓伤可能传播狂犬病毒。该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接种疫苗。即使犬只外观健康,狂犬病潜伏期也可能无症状。 -
人畜共患疾病传播
犬类皮肤病(如犬小孢子菌)可通过抓伤传染人类,引发皮肤瘙痒、脱屑或环形红斑。寄生虫(如疥螨)或钩端螺旋体病也可能经破损皮肤入侵,导致发热或皮炎。 -
过敏与继发问题
部分人对犬只皮屑或唾液过敏,抓伤后可能出现局部荨麻疹或全身过敏反应。反复抓挠同一部位还可能造成慢性皮肤病变。
总结:被小型犬抓伤后不可轻视,应立即清洁消毒并观察伤口变化。任何异常症状(如发热、溃烂或持续疼痛)均需专业医疗介入,必要时接种疫苗或使用抗生素。定期为宠物驱虫、接种疫苗可大幅降低此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