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可通过三步确认安全:立即彻底清洗消毒伤口、观察犬只10日内健康状况、根据暴露等级接种疫苗。若伤口无异常且犬只健康,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但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谨慎处理是关键。
-
伤口紧急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度伤口需配合挤压排毒。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以利排毒。此步骤可清除90%以上的病毒和细菌,是预防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
评估犬只风险
若犬只已接种狂犬疫苗且精神食欲正常,风险较低;未免疫或流浪犬需启动10日观察法。重点观察犬只是否在10天内出现狂躁、流涎、死亡等异常,若犬只健康存活可排除狂犬病可能。 -
医疗干预判断
根据暴露等级处理:无破皮无需疫苗;轻微破皮需接种疫苗;深伤口或黏膜暴露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强化处理,孕妇儿童也需同等防护。 -
自我监测要点
接种疫苗后需完成全程注射(通常2-5针),期间忌酒、避免剧烈运动。观察伤口是否红肿化脓,若出现发热或神经系统症状(恐水、痉挛)须立即就医。
提示:即使小型犬咬伤看似轻微,也建议24小时内咨询专业犬伤门诊。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逗弄陌生犬只,能从源头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