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即使轻微出血也应立即处理伤口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受伤后2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若伤口较深或存在感染风险,需同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
伤口紧急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冲洗时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血,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此步骤可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概率,是预防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 -
疫苗注射时间窗
狂犬疫苗需在暴露后尽早接种,首针应在24小时内完成。若因特殊原因延迟,48小时内仍建议补种,但超过7天未处理则免疫失败风险显著上升。疫苗需按“0、3、7、14、28天”的五针法规范接种,不可随意中断。 -
免疫球蛋白使用条件
若伤口位于头面部、颈部,或存在多处咬伤、出血明显的情况,需在接种疫苗的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类药物能快速中和病毒,适用于三级暴露(皮肤穿透性损伤)的高危场景。 -
特殊情况应对方案
若无法立即就医,可先完成伤口冲洗消毒并记录犬只特征(如品种、是否接种疫苗),24小时内补种疫苗仍有效。若犬只10日后仍存活且无异常,经疾控部门确认后可终止后续疫苗注射。
提示: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但病毒一旦侵入神经系统则致死率接近100%。切勿因伤口小、犬只体型小或宠物已接种疫苗而抱有侥幸心理,暴露后及时就医是最安全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