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若出现轻微出血,需立即冲洗消毒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这是预防感染和狂犬病的关键。即使伤口小也不可忽视,因犬类唾液可能携带病毒,规范处理能有效降低风险。
-
彻底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确保清除唾液和污染物。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内部。冲洗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洁残留,避免肥皂刺激。 -
消毒与止血
用碘伏或苯扎氯铵溶液消毒伤口,避免酒精直接接触创面。轻微出血可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或涂抹异物(如牙膏、药粉)。 -
及时就医评估
即使伤口表浅,也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医生会根据咬伤部位(如头面部)或免疫状况判断是否需加注免疫球蛋白。若宠物未接种疫苗或来源不明,必须全程接种疫苗(5针或“2-1-1”程序)。 -
预防继发感染
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避免抓挠伤口。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观察伤口红肿、化脓迹象,异常时立即复诊。 -
后续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若宠物存活且观察10日后健康,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针剂。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减少未来风险。
正确处理犬咬伤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切勿因伤口小而心存侥幸。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规范处置是唯一自救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