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了没有明显伤口,仍需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并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皮肤未破,病毒也可能通过微小创口侵入。关键措施包括:彻底冲洗15分钟、及时就医评估、按程序接种疫苗(通常5针),特殊人群如孕妇也需遵医嘱接种。
-
立即冲洗与消毒
用20%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被咬处至少15分钟,降低病毒残留风险。若皮肤有轻微牙印或泛红,需用碘伏消毒,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
就医评估必要性
即使无可见伤口,小型犬的疫苗接种史不明或存在异常行为(如无故咬人)时,医生可能判定为二级暴露,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头面部被咬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风险更高。 -
疫苗接种程序
狂犬疫苗通常采用“5针法”(0、3、7、14、28天各1针),部分情况可用“2-1-1”程序(首日2针)。接种期间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并观察是否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等常见反应。 -
特殊人群处理
孕妇、儿童接种狂犬疫苗安全性已获验证,无需中断妊娠或哺乳。若小型犬10日内未死亡或出现异常,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接种计划。
总结:被小型犬咬伤后,无论有无伤口均需按暴露风险规范处理。狂犬病预防无侥幸,及时冲洗、就医和接种是唯一有效手段。若犬只后续观察异常,应立即上报疾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