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第一时间应彻底清洗伤口、消毒处理并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风险。即使伤口较小或犬只体型小,也需警惕感染和狂犬病隐患,不可因侥幸心理延误处理。以下是具体应对步骤:
- 立即冲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度咬伤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这是降低感染和狂犬病毒风险的关键步骤。
- 消毒与止血: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保持开放状态以利排毒。若出血严重,可压迫止血并就医缝合。
- 冷敷缓解肿胀:24小时内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减轻肿痛,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 紧急就医评估:无论伤口大小,均需由医生判断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若犬只未接种疫苗或来历不明,必须按暴露后免疫程序处理。
- 观察与后续护理:24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消肿,监测是否出现发热、红肿加剧等感染迹象,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被小型犬咬伤后,肿胀可能是感染或组织损伤的信号,但更需警惕狂犬病的潜在威胁。及时规范处理伤口、严格遵循医疗建议,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健康风险。若症状持续或恶化,务必再次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