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破皮后需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轻微或犬只接种过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预防是关键。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评估,二级暴露(破皮无出血)需全程接种疫苗,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狂犬病的致命性与不可逆性
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皮肤侵入神经系统,发病后无特效治疗。小型犬虽体型小,但若未接种疫苗或处于潜伏期,仍具传染风险。即使犬主声称已免疫,也无法完全排除风险,必须遵循“暴露后预防”原则。 -
伤口处理的黄金步骤
立即挤压伤口排血(勿用嘴吸),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后保持伤口开放。此操作可清除50%-80%病毒,但不能替代疫苗接种。 -
暴露分级与医疗处置
- 二级暴露(破皮无出血):需接种5针疫苗(0、3、7、14、28天)或4针法(首日2针,7、21天各1针)。
- 三级暴露(出血/黏膜接触):除疫苗外,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中和残留病毒。
- 特殊人群与注意事项
孕妇、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同样适用上述流程。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完成全程注射后无需检测抗体。若犬只10日内未死亡,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接种。
总结:破皮即代表皮肤屏障破损,狂犬病毒可能侵入。宁可过度防护,不可心存侥幸,24小时内接种疫苗是保命底线。定期为宠物犬接种疫苗,从源头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