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碱性越强越好)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若条件有限可用清水代替,但需确保冲洗彻底。关键步骤包括挤压伤口排毒、避免包扎、及时就医接种疫苗,以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 首选肥皂水冲洗:碱性肥皂能有效破坏狂犬病毒脂膜,推荐使用洗衣皂而非香皂。若伤口较深,需借助注射器灌注清洗,确保内部清洁。冲洗后需用生理盐水去除残留肥皂液。
- 清水作为备选方案:若无肥皂,持续用大量流动清水(至少10000毫升)冲洗,通过物理冲刷减少病毒残留。冲洗时需扩大伤口并挤压周围组织,促进污血排出。
- 消毒与后续处理: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避免使用双氧水或碘酒刺激伤口。头面部咬伤或出血严重时,需加压止血并立即就医,延迟缝合以防厌氧菌感染。
- 暴露等级与医疗干预:即使轻微出血也需接种狂犬疫苗,若为Ⅲ级暴露(如黏膜接触或贯穿伤),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就医时需告知过敏史及健康状况。
被犬咬伤后,清洗仅是第一步,及时接种疫苗和规范医疗处置才是核心。切勿因伤口小而忽视风险,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预防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