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通常需要观察伤口7-10天,重点监测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狂犬病暴露风险需根据犬只疫苗接种情况评估。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
伤口紧急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后保持干燥。若伤口较深、位于头面部或伴随大量出血,需24小时内就医清创。 -
感染监测周期
• 前3天:每天检查3次,警惕红肿范围扩大或跳动性疼痛
• 4-7天:观察是否出现黄色分泌物或发热等全身症状
• 8-10天:确认结痂无异常方可结束观察 -
特殊风险处置
若犬只来历不明/未接种疫苗:
• 需在72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 三级暴露(穿透伤)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10日观察法期间仍需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
破伤风预防
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者,需在受伤后48小时内补打加强针,尤其锈蚀物品造成的复合伤。
提示:即使小型犬牙齿较浅,动物口腔细菌仍可能引发严重感染。观察期间避免包扎密闭伤口,出现持续疼痛或38℃以上发热需立即复查。流浪犬咬伤建议同步报备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