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应立即挂急诊外科或急诊科,这是处理动物咬伤的首选科室。关键点包括: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及时接种狂犬疫苗(24小时内)、根据伤口等级决定是否注射免疫球蛋白。若伤口较深或伴有骨骼损伤,可能需转至骨科;若出现感染迹象则需感染科介入。
-
急诊处理优先级最高
急诊科/急诊外科能快速评估暴露等级(Ⅰ级至Ⅲ级),并完成伤口清创、消毒等基础处置。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高,即使轻微破损(Ⅱ级暴露)也需接种狂犬疫苗,出血性伤口(Ⅲ级暴露)还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伤口等级决定后续流程
- 无破损(Ⅰ级):清洗即可,无需医疗干预。
- 破损无出血(Ⅱ级):肥皂水冲洗+疫苗接种。
- 出血或深伤口(Ⅲ级):除疫苗外,需局部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并评估破伤风风险。
-
多科室协作的特殊情况
若咬伤涉及肌腱、骨骼(如手指、面部),需骨科或外科缝合;若延迟处理导致感染,感染科将主导抗炎治疗。但首诊仍以急诊为核心,避免延误黄金处置时间。
总结:流浪狗咬伤后,第一时间挂急诊并彻底冲洗伤口是保命关键。疫苗接种无绝对禁忌(包括孕妇),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致命。后续需按医嘱完成全部针剂,并观察伤口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