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了但没有明显伤口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用肥皂水彻底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即使皮肤无破损,唾液接触也可能存在风险,尤其当皮肤有微小裂痕或黏膜暴露时。
-
紧急冲洗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清洗被咬部位至少15分钟,可有效减少病毒残留。若条件有限,先用清水冲洗再尽快寻找肥皂水。 -
观察皮肤状态
检查是否有肉眼难辨的划痕或红肿,尤其指甲抓挠过的区域。用酒精棉片擦拭时若感到刺痛,说明存在潜在伤口。 -
就医专业评估
即使无症状也需在24小时内就诊,医生会通过荧光抗体检测或暴露分级判断风险。流浪狗无法追踪时,通常建议按最高风险处理。 -
疫苗接种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Ⅱ级暴露(无出血的轻微破损)及以上均需接种疫苗。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也适用该标准。 -
后续观察要点
记录咬伤时间、狗的外貌特征,并留意10天内是否出现发热、伤口异常麻木等症状。同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备流浪犬踪迹。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及时干预可完全预防。切勿因无伤口而麻痹大意,暴露后72小时内接种疫苗仍能有效阻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