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了但没有伤口,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并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同时密切观察10天。即使没有明显伤口,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破损侵入,因此建议尽快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
彻底清洗消毒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重点清洁皮肤发红、轻微压痛的部位。使用75%酒精或碘伏擦拭消毒,可有效降低病毒残留风险。若接触部位是眼睛、口腔等黏膜,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
观察流浪狗与自身状态
尽量记录流浪狗的外貌特征和去向,若10天内该狗未死亡,感染风险较低。同时观察自身是否出现皮肤刺痛、麻木或发热等症状,这类异常可能是病毒感染的早期信号。 -
及时医疗评估
即使无明显伤口,也应24小时内到疾控中心或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Ⅱ级暴露需接种疫苗,黏膜暴露需加注免疫球蛋白)、流浪狗检疫情况等综合判断处置方案。 -
疫苗接种原则
我国推荐"十日观察法"与疫苗接种并行:在无法确认狗是否健康时,需立即开始接种狂犬疫苗(5针程序或2-1-1程序),若10天后确认狗存活可中止后续接种。
特别注意:皮肤有轻微泛红或牙印即算暴露!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无出血而心存侥幸。清洗消毒后,务必由专业医生判断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