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肿胀超过一天,需立即采取三步关键措施:彻底清洗消毒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密切观察感染迹象。 肿胀持续可能是感染或狂犬病病毒潜伏的征兆,不可拖延处理。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度咬伤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以利排毒。若已结痂,需去除痂皮重新处理。 -
医疗干预优先级
无论咬伤时间是否超过24小时,必须尽快接种狂犬疫苗(首针剂量可能需加倍)并注射免疫球蛋白。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评估是否需要破伤风抗毒素或抗生素。 -
肿胀与感染控制
冷敷肿胀处(24-48小时内)缓解症状,口服布洛芬等消炎药减轻疼痛。若出现发热、化脓或红肿扩散,提示细菌感染,需就医进行专业清创和抗感染治疗。 -
高风险人群特别注意事项
孕妇、儿童及免疫缺陷者被咬后需告知医生自身状况,可能需调整治疗方案。流浪狗携带病毒概率更高,即使伤口微小也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
康复期管理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辛辣饮食和酒精。疫苗接种期间禁止剧烈运动,密切留意是否出现恐水、怕风等狂犬病前驱症状,一旦发现立即送医。
肿胀超24小时表明机体反应异常,切勿因暂时不痛而忽视。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及时规范的医疗处置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即使错过黄金处理时间,仍应坚持接种疫苗争取免疫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