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了即使没伤口,也需要立即用清水彻底清洗,这是预防狂犬病等感染的关键步骤。即使皮肤表面没有明显破损,狗的唾液仍可能携带病毒,通过细微擦伤或黏膜侵入人体。
-
为什么没伤口也要清洗?
狗的牙齿可能造成肉眼不可见的微小损伤,狂犬病毒可通过唾液接触传播。清水冲洗能有效减少病毒数量,降低感染风险。尤其当咬痕处有红肿、灼热感时,更需谨慎处理。 -
正确清洗方法
用流动清水(如自来水)持续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配合肥皂或弱碱性清洁剂轻柔搓洗。避免用力揉搓导致潜在伤口扩大,重点清洁被唾液污染的皮肤或衣物覆盖处。 -
后续必须采取的措施
清洗后应立即就医评估,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即使未出血,流浪狗的免疫史不明时,暴露后预防接种仍是国际通行做法。同时观察狗狗10天内是否出现异常(如死亡需及时报备)。 -
常见误区纠正
• 酒精或碘伏不能替代清水冲洗,它们可能刺激皮肤且无法彻底清除病毒。
• "没破皮就不用管"是危险认知,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宁可过度防护也不可心存侥幸。
安全无小事,任何动物咬伤接触都应按最高标准处理。及时清洗+专业医疗介入是保护生命的关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