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预防脑中风的关键在于及时补水、控制温差、合理作息及监测基础疾病。夏季人体大量出汗易导致血液黏稠、血容量不足,加上冷热温差引发的血管痉挛,大幅增加脑卒中风险,尤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威胁更大。
- 科学补水:高温时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采用“多次少饮”方式,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忌饮冰镇饮料,以防血管骤缩。
- 调节温差:空调温度设为26-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从户外进入冷环境前,先在阴凉处过渡5分钟,减少血管应激反应。
- 劳逸结合: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间休息30分钟以降低血压波动。避免高温时段(10:00-16:00)户外活动,外出时戴遮阳帽、穿浅色衣物。
- 饮食清淡:减少高脂高盐食物,增加西红柿、燕麦、黑木耳等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食材,辅助降低血液黏稠度。
- 监测基础病:高血压患者夏季需每日测量血压,根据医嘱调整药量,避免因血压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
总结:预防“热中风”需从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双管齐下,尤其关注老年人及慢性病群体的异常症状,如突发头晕、言语不清等,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