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了但没破皮,主要需警惕狂犬病风险,即使皮肤未破损也应彻底消毒并观察狗狗健康状况。关键点包括:立即冲洗伤口、判断暴露等级、及时接种疫苗(必要时)以及后续追踪犬只状态。
-
紧急处理伤口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即使表皮完整也要消毒(如碘伏)。皮肤虽未破,但唾液可能携带病毒通过微小伤口或黏膜侵入。 -
暴露风险分级
- I级暴露(接触未受损皮肤):通常无需疫苗,但流浪狗健康状况不明时建议咨询医生;
- II级暴露(轻微抓挠无出血):需接种疫苗。若无法确认皮肤是否破损,按II级处理更安全。
-
疫苗与免疫球蛋白选择
若狗狗10日内死亡或出现狂犬病症状,必须全程接种疫苗;无法追踪犬只时,高风险地区建议预防性接种。孕妇、儿童同样适用此标准。 -
后续观察要点
记录咬人狗狗的外貌、地点,尝试联系当地动物管控部门捕捉观察。10日内狗狗健康则风险解除;若失踪或死亡,立即补打剩余疫苗。
即使表皮完好也不可掉以轻心,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处理原则是"宁严勿松",尤其在农村或疫区,暴露后24小时内就医评估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