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天气预防晒伤的关键在于科学防晒和及时修复:选择SPF30+以上的防晒产品并每2小时补涂,避开10:00-16:00强紫外线时段外出,物理遮挡(帽子、长袖衣)与防晒霜双重防护,晒后立即冷敷并加强保湿修复。
-
防晒霜的科学使用
日常选用SPF15-30防晒霜,户外活动需SPF50+且防水型产品,涂抹量需覆盖全脸约一元硬币大小。化学防晒需提前20分钟涂抹,物理防晒可即时生效,但均需每2小时补涂一次,尤其在游泳或出汗后。 -
物理防护不可忽视
宽边帽、墨镜和透气长袖衣物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婴幼儿建议优先采用物理遮挡,6个月以上再搭配专用防晒霜。避免光敏性食物(如芹菜、柑橘)加重皮肤敏感。 -
时段与场景规避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暴露于阳光下,选择阴凉处活动,并缩短连续暴露时间。 -
晒后紧急处理
皮肤泛红发热时,立即用冷毛巾或冰袋镇静,避免热水刺激。外敷芦荟胶或保湿面膜缓解灼热感,严重晒伤(水疱、脱皮)需就医,避免自行挑破水疱。 -
特殊人群防护
儿童和光敏感者需更高防护标准,孕妇选择物理防晒成分(如氧化锌)。晒后修复期补充维生素C/E,避免二次暴晒。
夏季防晒需长期坚持,结合防护与修复才能有效预防晒伤和光老化。若出现持续红肿或色素沉着,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