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天气仍需警惕皮肤晒伤! 紫外线穿透云层的能力极强,即使阴雨连绵或寒冷季节,UVA(长波紫外线)仍可导致皮肤光老化、晒黑甚至晒伤。关键防护措施包括: 选择SPF30+广谱防晒霜、穿戴UPF50+防晒衣物、避开正午紫外线高峰时段,并注意光敏性食物与药物的影响。
-
全年防晒不可松懈
湿冷天气常让人忽略防晒,但UVA能穿透云层和玻璃,长期累积会加速皮肤松弛、皱纹生成。建议每日涂抹足量(约1元硬币大小)的广谱防晒霜,重点覆盖面部、颈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每2小时补涂一次。 -
物理防护双重保障
潮湿环境下,防晒衣、宽檐帽(帽檐>7.5cm)和防紫外线太阳镜比普通衣物更有效。优先选择标有“GB/T18830”认证的防晒服饰,确保紫外线阻挡率达标。 -
光敏风险需规避
食用芹菜、柠檬等光敏性食物或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后,皮肤对紫外线更敏感。湿冷天气外出前应避免此类饮食,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时间。 -
晒后修复及时处理
若皮肤出现灼热或红斑,立即冷敷降温(避免冰块直触),并涂抹含芦荟或维生素E的修复产品。出现水疱、发热等症状需就医,防止感染或严重脱水。
湿冷不等于无紫外线伤害,科学防护需结合化学防晒、物理遮挡和习惯调整。养成全年防晒意识,才能有效守护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