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需要根据伤口暴露情况和既往疫苗接种史,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或被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流浪狗咬伤,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
1. 立即清洗伤口
被咬伤后,应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减少病毒量。清洗后可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但避免包扎伤口,以免影响引流。
2. 就医评估暴露等级
医生会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和暴露风险,将伤口分为Ⅰ、Ⅱ、Ⅲ级。Ⅰ级伤口通常无需接种疫苗,Ⅱ级伤口需要接种疫苗,Ⅲ级伤口则需要接种疫苗和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 按需接种疫苗
- 既往无疫苗接种史:建议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共5针,分别在咬伤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
- 既往有疫苗接种史:如曾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则只需加强注射2-3针。
4. 注意事项
- 狂犬病潜伏期:狂犬病潜伏期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即使延迟接种疫苗,也应尽快完成接种。
- 避免延误治疗:延误疫苗接种可能导致狂犬病发病,死亡率接近100%。
总结
被流浪狗咬伤后,应及时清洗伤口并就医评估,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疫苗。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手段。如需了解更多,可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犬伤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