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预防热射病需警惕高温高湿双重威胁,核心措施包括避免长时间暴露、科学补水、调整着装及关注高危人群。 热射病作为重症中暑,在梅雨季因湿度高、体感温度攀升更易发生,需通过主动降温、饮食调节和环境管理综合防控。
-
环境控制:减少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尤其避免正午户外活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温度至26℃以下,保持通风。若需外出,选择阴凉路线并缩短停留时间。
-
科学补水:每小时饮水200-300毫升,以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为主,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注意:排尿减少或尿液深黄是脱水信号,需立即补水。
-
着装优化: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棉麻衣物,搭配宽檐帽和防晒霜。潮湿衣物需及时更换,避免汗液蒸发受阻导致体温升高。
-
饮食与作息:多食西瓜、黄瓜等高水分果蔬,补充钾、镁等矿物质。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证7-8小时睡眠,午间适当休息以降低代谢负荷。
-
高危人群防护: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需专人关注。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时,立即转移至凉爽环境并冷敷大动脉处。
梅雨季防热射病的关键在于“未病先防”。通过日常监测体温、合理规划活动及快速响应不适症状,可有效降低风险。若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