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了即使没明显伤口,也需立即用酒精测试皮肤完整性,若存在微小破损(Ⅱ级暴露)则必须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而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有效手段,不可存侥幸心理。
-
伤口判断是关键:肉眼难辨的细微伤口(如抓痕、擦伤)仍可能携带病毒。用75%酒精涂抹疑似部位,若感到刺痛说明皮肤破损,属于Ⅱ级暴露,需按规范接种疫苗。若酒精测试无痛感且皮肤完整(Ⅰ级暴露),仅需清洗即可。
-
暴露分级决定处理方式:
- Ⅱ级暴露(无出血的轻微伤口或黏膜接触唾液):立即冲洗伤口15分钟并接种狂犬疫苗(0、3、7、14、28天共5针)。
- Ⅲ级暴露(贯穿伤或出血):需额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时间紧迫性: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超过24小时仍有效。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1-3个月,接种疫苗旨在中和病毒,阻止其侵入神经系统。
-
特殊注意事项:孕妇、免疫缺陷者同样需接种(疫苗安全性已验证)。若咬人犬10日后仍健康存活,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接种。
提示:任何无法确认皮肤完整性的情况,请立即就医。狂犬病预防无小事,专业评估比自我判断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