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破皮后,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并观察狗的健康状况。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而伤口感染风险同样不可忽视,及时行动是保命关键。
-
紧急处理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动物唾液。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开放伤口降低狂犬病毒存活率)。若出血严重,按压止血后仍需保持伤口暴露。 -
24小时内接种疫苗
即使伤口微小,也需在咬伤当天注射首针狂犬疫苗,后续按医嘱完成全部5针接种。特殊情况下可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延误接种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
追踪肇事犬状态
尽量确认狗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若狗10日内死亡或出现狂躁、流涎等症状,立即上报疾控中心。无法追踪的流浪狗按最高风险处理,需同步注射血清蛋白。 -
警惕继发感染
狗咬伤常携带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天内出现红肿热痛需抗生素治疗。破伤风风险高者应补打疫苗,尤其铁器致伤或乡村地区暴露。 -
记录与上报
保存就诊记录和疫苗凭证,部分地区的犬伤治疗费用可医保报销。向社区或物业报备流浪犬出没情况,预防他人受害。
牢记"暴露后处置无禁忌"原则,孕妇、婴幼儿均可安全接种疫苗。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付出生命代价,72小时后再接种效果将断崖式下降。同时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影响疫苗效价的行为,完成全程接种后检测抗体水平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