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若出现皮肤破损、出血或黏膜接触唾液等情况,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及时规范处置可完全预防。关键处理包括彻底冲洗伤口、分级评估暴露风险,并按程序接种疫苗,严重咬伤还需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
必须打针的三种情况
- 贯穿性咬伤或抓伤(出血明显):病毒易通过破损皮肤侵入,需立即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被动免疫制剂。
- 轻微无出血伤口(如抓痕、擦伤):即使未出血,裸露皮肤被咬/抓也需接种疫苗。
- 黏膜或开放性伤口接触唾液:如被舔舐眼睛、口腔或未愈合伤口,风险极高,必须全程免疫。
-
伤口处理比打针更紧急
- 冲洗: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深度伤口需灌注冲洗。
- 消毒:稀碘伏或季铵盐类消毒剂擦拭,避免包扎或缝合。
-
疫苗接种程序
- 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各1针;
- 4针法(“2-1-1”):当天2针,第7、21天各1针。首次接种越早越好,超过24小时仍有效。
-
特殊情况处理
- 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头面部咬伤:直接按Ⅲ级暴露处置,联合被动免疫制剂。
- 孕妇/儿童:疫苗安全无禁忌,延误接种需补足剂次。
总结:被不明狗咬伤后,切勿存侥幸心理!只要皮肤或黏膜有暴露,立即规范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及时行动是唯一救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