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用肥皂水连续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染血液,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与免疫球蛋白,观察咬人犬只后续状态并记录伤口特征。
-
彻底清洁伤口
- 冲洗方式:用流动清水配合碱性肥皂反复搓洗伤口内部及周围皮肤,持续至少15分钟。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加压冲洗,确保清除犬只唾液中的病毒。
- 消毒处理: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由内向外环形涂抹伤口,避免包扎封闭伤口以保持开放状态,降低厌氧菌感染风险。
-
紧急医疗介入
- 疫苗接种:无论伤口大小,须在24小时内前往具备犬伤处置资质的医院接种狂犬疫苗,若属三级暴露(出血、黏膜接触)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接种需按0/3/7/14/28天五针法完成,不可中断。
- 破伤风预防: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或伤口污染严重,需额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
后续追踪与记录
- 犬只监控:尽量确认咬人犬只是否接种疫苗,若为流浪犬可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协助观察10天,期间犬只健康则感染风险显著降低。
- 症状监测:伤者需观察2-3个月,若出现发热、伤口红肿化脓、恐水怕风等异常,立即就医排查狂犬病或细菌感染。
特别提示:即使伤口微小或犬只看似健康,也需按规范处理。狂犬病潜伏期可达数月且致死率近100%,切勿存侥幸心理。保存就诊记录与疫苗凭证,便于后续病情跟踪与保险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