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缺水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一、自然条件极端缺水地区
-
金昌市
作为河西走廊重要城市,金昌因皇城、西大河、金川峡三座水库蓄水减少73%,导致城市供水紧张,需限制高耗水产业用水。
-
会宁县
中北部15个乡镇持续三年旱灾,累计缺粮34.3万人,13个月未降雨,当地依赖天降甘霖维持基本生活。
-
天水市
虽有“陇上江南”美誉,但人均水资源量仅全国平均水平的1/5,面临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问题。
二、河西走廊重点缺水区域
-
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五市
2008年旱灾导致22万人饮水困难,160万亩农田受旱,水库蓄水不足。
三、其他典型缺水地区
-
民勤县
被沙漠环绕,属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若不干预,沙漠可能吞噬城市。
-
庆阳市
位于黄土高原,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四、区域差异补充说明
-
干旱与半干旱区 :金昌、天水、会宁等地年降雨量均低于200毫米,缺水问题长期存在。
-
人口与经济压力 :金昌、天水等城市因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总结
甘肃省缺水问题呈现区域性差异,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如金昌、会宁)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如天水)的缺水成因和治理难度各异。近年来,通过跨省调水、节水技术等手段,部分地区的供水状况有所改善,但整体水资源短缺问题仍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