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三调是在2017年启动的,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2020年全面完成。
1. 国土三调的背景和目的
国土三调,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其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国土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需要。
2. 国土三调的时间节点
- 2017年第四季度:开展准备工作,完成调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制订以及试点、培训和宣传等工作。
-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组织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
- 2019年下半年:完成调查成果整理、数据更新、成果汇交,形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本数据。
- 2020年:汇总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形成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完成调查工作验收、成果发布等。
3. 国土三调的数据成果
2021年8月26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园地3亿亩,林地42.6亿亩,草地39.67亿亩,湿地3.5亿亩,建设用地6.13亿亩。这些数据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 国土三调的意义
国土三调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通过国土三调,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的国土利用状况,为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