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西秦腔研究院是天水市唯一的市级秦腔专业院团,肩负西秦腔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使命,以百年团史为根基,创排《麦积圣歌》《大秦文公》等获奖剧目,并培养出袁丫丫等梅花奖得主。其演出年均超200场,覆盖校园、社区及全国展演,是西北秦腔艺术的重要标杆。
作为副处级事业单位,研究院核心职责包括剧种挖掘、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及剧目创排。其前身可追溯至1956年的天水市秦剧团,融合“鸿盛社”“民盛社”等百年老社底蕴,2013年改制后专注西秦腔非遗保护,现有高级职称演员12名,保留经典折子戏80余出。近年来通过《谢瑶环》等新编历史剧,将廉洁文化与秦腔艺术结合,拓展了传统戏曲的现代表达。
研究院的传承创新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系统性保护,如2006年推动西秦腔入选市级非遗,并持续申报省级非遗;二是人才培养体系,以“老带新”模式培育中青年骨干,如国家一级演员常小红等;三是演出形式多元化,如“戏曲进校园”活动中针对学生偏好设计武打戏、丑角戏,提升年轻群体接受度。通过伏羲文化旅游节等平台推广原创剧目,强化地域文化影响力。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以“守正创新”为原则,深化非遗数字化保护,探索秦腔直播等新传播形式,同时加强跨省艺术交流,巩固天水作为西北秦腔重镇的地位。建议关注其年度展演计划,亲身体验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