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四大辞赋家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他们以宏篇巨制的汉赋名垂青史,奠定了汉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典范,并深刻影响了后世文学发展。
-
司马相如:被誉为“赋圣”,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开创了汉大赋的体制,以极尽铺陈的笔法描绘帝王游猎盛况,结尾暗含讽谏,形成“劝百讽一”的独特风格。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亦为后世传颂。
-
:早期模仿司马相如作《甘泉赋》《羽猎赋》,后期转向哲学研究,提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文学观。其赋作语言艰深,思想深邃,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
-
班固:以史学家身份著称,所著《汉书》为断代史典范。其赋作《两都赋》首创“京都赋”题材,通过对比长安与洛阳的繁华,宣扬东汉正统性,结构严谨,文辞渊雅。
-
张衡:既是科学家(发明地动仪),也是文学家。《二京赋》篇幅宏伟,批判统治者奢靡;《归田赋》则开创抒情小赋先河,标志汉赋从铺陈叙事向个人抒情的转变。
这四位大家各具特色,共同推动汉赋走向鼎盛,其作品不仅是汉代文学的巅峰,更为中国古典文学留下了璀璨遗产。阅读他们的赋作,可感受大汉气象与文人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