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容县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以下是具体案例的
一、文化融合与教育引导
-
“六进”活动全面铺开
容县通过进机关、企业、农村、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的“六进”活动,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各领域。例如,在自良镇龙镇村的文化公园设置宣传橱窗和标语,村民对民族团结内容耳熟能详。
-
民族团结课程与活动
各级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思政课和文体活动,通过《竹竿舞》《56个民族56枝花》等舞蹈、歌曲寓教于乐,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认同感。容县还举办“云享”山歌平台,通过线上分享传统山歌,扩大民族团结宣传覆盖面。
-
特色文化活动创新
县底镇结合山歌文化,连续举办十届“三月三山歌文化节”,吸引超万人参与,将民族团结与传统文化结合。容州镇则以文艺晚会形式庆祝广西三月三,通过舞蹈、山歌等形式展现民族融合。
二、政策支持与民生保障
-
精准帮扶与脱贫致富
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实施特困扶助、产业帮扶等政策。例如,龙镇村壮族妇女梁秀娇因病致贫后,政府发动群众帮助种植沙田柚树、水稻,并改善住房条件,实现家庭脱贫。
-
少数民族服务专柜
在政务服务中心、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服务专柜,提供法律咨询、就业援助、人口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归属感。
三、示范引领与区域合作
-
创建自治区示范单位
自良镇龙镇村、县底镇分别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称号,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引领,推动更多单位参与创建工作。
-
跨区域合作与交流
与周边市(县)建立跨省旅游联合体,推动“岭南风情粤桂侨乡旅游”线路开发,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增强海内外同胞的民族认同感。
四、社会氛围营造
-
全民参与机制
容县政协、县委统战部联合推动创建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全民共治格局。例如,容州镇北门社区通过居民大会讨论民族团结议题,提升居民参与度。
-
典型示范带动
通过评选民族团结先进家庭、表彰优秀个人,树立榜样。梁秀娇家庭因积极参与帮扶活动获政府表彰,激励更多群众投身民族团结建设。
这些举措体现了容县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政策保障为支撑、社会参与为动力的民族团结工作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