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人冬至吃“圆”的习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名吃,又融合了地域特色,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以下是主要特点:
一、核心食材与制作方法
-
基础食材
以糯米粉为主料,不同地区搭配差异显著:
-
椒江、路桥、黄岩、临海等地以“擂圆”闻名,需加入炒熟的黄豆粉、红糖、芝麻、桂花等,通过“擂”(滚拌)工艺裹粉;
-
温岭冬至圆大小不一,桃子般或黄豆般,甜圆内含红糖豆沙粉,咸圆则包裹猪肉、豆腐干、冬笋等;
-
玉环冬至圆外皮为绿色(番薯煮熟混合生粉),馅料含鳗鱼鲞;
-
天台需搭配饺饼筒食用。
-
-
关键工艺
-
擂圆需将煮熟的糯米圆在滚烫的豆黄粉中反复滚拌,使其均匀裹粉,口感软糯香甜;
-
炊圆则将馅料包入糯米粉中,通过蒸制而成,形似酒盅。
-
二、地域特色与风味
-
甜圆系列
-
椒江、路桥等地以甜圆为主,强调软糯口感和香甜馅料,如豆沙、花生碎、芝麻等组合;
-
温岭甜圆中间包红糖豆沙粉,咸圆则搭配猪肉、香菇等鲜香馅料。
-
-
咸圆系列
-
多数地区均有制作,如椒江、临海以实心糯米包裹猪肉、豆腐干、笋干等,蒸煮后鲜香多汁;
-
三门冬至圆外裹红豆粉、糖浆,象征驱邪纳福。
-
-
特殊名称与寓意
-
甜圆因圆润寓意团圆,部分地区称“硬擂圆”“翻糙圆”;
-
炊圆因用烟炊熟得名,多用于节日或祭祀。
-
三、文化内涵与习俗
-
象征意义
-
圆形食物普遍象征团圆、圆满,与“冬至大如年”的节日氛围相契合;
-
部分地区将冬至圆与祭祖结合,如三门祭冬大典中需食用。
-
-
节庆关联
-
除冬至外,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也食用,如食饼筒(类似汤圆);
-
元宵节有吃糟羹的习俗,甜咸两种。
-
四、其他相关美食
-
食饼筒 :三门、临海等地冬至必备,可包肉馅或素馅,蒸制后香气扑鼻;
-
糟羹 :正月十四元宵节传统美食,咸甜双味,与冬至圆形成时间差。
台州冬至吃“圆”的习俗,既体现了对团圆的祈愿,又展现了地域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是台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