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庐山烟雨浙江潮”出自苏轼的《观潮》,意思是再美的风景(庐山烟雨、钱塘江潮)也不过如此,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对名利的淡泊和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
庐山烟雨与浙江潮的象征意义
庐山烟雨朦胧缥缈,浙江潮汹涌澎湃,二者均为天下奇观,常被文人墨客追捧。苏轼以这两种极致景象比喻世人追逐的名利或执念,暗指再震撼的风景,亲历后也可能觉得“不过如此”。 -
苏轼的人生哲学
此诗写于苏轼晚年,他历经官场沉浮后悟出:执着追求的事物,得到后可能失去原本的光环。诗句传递了“看山还是山”的禅意,强调放下执念、活在当下的智慧。 -
现代启示
生活中,人们常为目标焦虑,但达成后可能感到空虚。苏轼的感悟提醒我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保持平常心才能体会真实的快乐。
美景终会看淡,心境才是永恒。与其追逐外在的“庐山烟雨”,不如修炼内心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