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降雪起始,寒潮频繁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定义与时间
-
时间范围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
-
天文依据 :太阳到达黄经240°时确立节气。
二、气候特征
-
气温变化
进入小雪后,气温持续下降,华北、西北地区普遍降至0℃以下,但未到严寒程度,南方地区仍较温暖。
-
降水与天气
-
降水形式 :由雨转雪,但雪量不大,多为湿雪或雨夹雪。
-
天气现象 :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风逐渐成为主导风向。
-
三、物候与农事
-
物候现象
-
虹藏不见(天空无彩虹)。
-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万物闭塞转入寒冬。
-
-
农事活动
-
东北土壤冻结加深,初雪期与节气基本同步。
-
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预示来年降水均匀、减少病虫害。
-
四、文化内涵
-
节气名称寓意 :反映降雪初始状态,“小”指雪量未大、寒气未深。
-
节气与星座 :位于天蝎座与射手座分界点(11月22/23日)。
五、与天气预报的区别
-
气候概念 :描述长期天气趋势(如降雪起始时间、程度)。
-
天气现象 :指具体某日的降雪强度(如24小时降雪量0.1-2.4毫米)。
小雪标志着冬季深入,但寒潮未至极点,降水开始增多但未形成大雪,是自然气候循环中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