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下大雪吗

根据2025年1月25日至3月28日安徽的天气预报,该时段内安徽确实出现了大雪天气,具体情况如下:

一、1月下旬大雪过程

  1. 1月25日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预计当天08时至08时,安徽西部山区(如马鞍山)出现大雪,局地暴雪(10-15毫米)。

  2. 1月26日

    山区降雪持续,但未提及更大幅度的降雪。

二、3月上旬雨夹雪天气

  1. 3月28日

    六安市霍山县、安庆岳西等地凌晨出现大雪,但降雪区域集中在山区,且未达到大雪级别。

三、其他相关天气

  • 气温变化 :1月下旬受冷空气影响,安徽多地气温骤降,最低气温可达-4℃至-2℃;3月上旬气温回升缓慢,但山区仍受冷空气影响显著。

  • 地形影响 :降雪多集中在山区和高海拔地区,如大别山、皖南等地,平原地区降雪较少。

总结

安徽在2025年1月下旬和3月上旬确实出现了大雪天气,但降雪范围主要局限于山区和高海拔地带,且伴随低温天气。建议山区居民注意防雪防寒,交通部门需防范道路结冰对交通的影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中雪和大雪什么标志

中雪和大雪的标志主要通过降雪量、地面积雪深度和天气现象来区分,具体如下: 一、降雪量标准 小雪 :24小时降雪量0.1~2.4毫米 中雪 :24小时降雪量2.5~4.9毫米 大雪 :24小时降雪量5.0~9.9毫米 暴雪 :24小时降雪量≥10毫米 二、地面积雪深度 小雪:≤3厘米 中雪:3~5厘米 大雪:≥5厘米 三、天气现象特征 能见度 :小雪≥1000米,中雪≤1000米

健康知识 2025-04-07

中雪和大雪的区别

中雪和大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降水量和气象观测指标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降水量标准 中雪 12小时内降水量为1.0-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2.5-5.0毫米。 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 12小时内降水量为3.0-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5.0-10.0毫米。 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二、气象观测指标差异 能见度 (民航标准) 中雪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下大雪是几号

安徽在2025年下大雪的日期主要集中在 1月24日至26日 以及 3月28日 。以下是具体的下雪日期和相关信息: 2025年1月的大雪 下雪日期 :2025年1月24日至26日。 影响范围 :淮北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部分地区有小雨转雨夹雪或雪。 气温变化 :受寒潮影响,安徽最低气温将下降10~12℃,部分地区12~14℃。 2025年3月的大雪 下雪日期 :2025年3月28日。

健康知识 2025-04-07

中华养生保健属于什么期刊

国家级期刊 《中华养生保健》属于 国家级期刊 ,具体信息如下: 主管与主办单位 该期刊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 ,属于国内权威的医药健康领域学术期刊。 期刊级别与刊期 级别 :国家级期刊(曾获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刊期 :月刊(创刊于1983年,目前仍为月度出版) 收录与荣誉 被 知网、万方、维普 等国内主流数据库收录

健康知识 2025-04-07

中华养生保健属于什么期刊

国家级期刊 《中华养生保健》属于 国家级期刊 ,具体信息如下: 主管与主办单位 该期刊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 ,属于国内权威的医药健康领域学术期刊。 期刊级别与刊期 级别 :国家级期刊(曾获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刊期 :月刊(创刊于1983年,目前仍为月度出版) 收录与荣誉 被 知网、万方、维普 等国内主流数据库收录

健康知识 2025-04-07

饮食保健杂志什么等级

《饮食保健》杂志的期刊等级为 国家级期刊 ,具体信息如下: 主办与主管单位 该杂志由内蒙古大学主管、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国医促会协办。 刊期与出版信息 刊期:半月刊(部分版本标注为周刊,但实际以最新官方信息为准) 出版地:内蒙古 邮发代号:2-196 国内刊号:15-1371/R 国际标准刊号:2095-8439。 收录与认可度 该期刊被《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健康知识 2025-04-07

养生保健指南是正规期刊吗

是正规期刊 《养生保健指南》是正规期刊 。它是由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和主办的,并且被新闻出版总署收录,同时也在万方数据库中。该期刊的ISSN号为1006-6845,CN号为15-1353/R,邮发代号为16-420。它主要关注养生保健领域,并涵盖了论著、临床医学、医疗管理与信息、护理研究、卫生与健康等多个栏目

健康知识 2025-04-07

山东立冬吃啥有讲究吗

山东立冬的饮食讲究融合了地域特色与节气养生理念,主要包含以下传统食物与习俗: 一、核心传统食物 饺子 饺子是山东立冬必备食物,北方习俗认为其形状似耳朵,可驱寒防冻,故有“立冬吃饺子,冬天不冻耳朵”的说法。推荐馅料包括猪肉大葱馅、韭菜鸡蛋馅等,北方人还会搭配羊肉、韭菜等食材增加营养。 羊肉汤 山东部分地区(如滕州)有立冬喝羊肉汤的习俗,利用羊肉的脂肪和蛋白质抵御寒冷,同时搭配萝卜、姜片等食材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立冬之后温度多少

安徽立冬后的温度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 一、近期天气概况(2025年11月7日-13日) 11月7日 全省晴天,最高气温18-23℃,最低气温4-16℃,江淮南部及江南北部受冷空气影响更显著。 11月10日-13日 强冷空气南下,全省平均气温下降4-6℃,江淮及以北地区降幅较大,江南南部受冷空气影响较小。 11月13日 江南区最高气温27-29℃,但14日起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将大幅下降。

健康知识 2025-04-07

立冬那天吃什么有讲究吗

立冬补冬吃啥有讲究吗? 立冬补冬有讲究,记得“吃3根食2肉忌1味”。“3根”指的是荸荠、土豆、红薯,“2肉”指的是鸭肉和羊肉,“1味”指的是咸味。 1 荸荠: 荸荠也叫“马蹄”,是秋冬季节的食材。荸荠的肉质洁白、口感脆甜、汁水充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 2 土豆: 土豆是比较常见的蔬菜,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土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十个经典家常菜

安徽的饮食文化以徽菜为代表,融合了多种地方特色。以下是安徽十大经典家常菜的推荐,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 一、徽州名菜 臭鳜鱼 采用特殊发酵工艺,鱼肉外酥里嫩,汤汁麻辣鲜香,是徽菜的灵魂菜品。 毛豆腐 外表带白毛的发酵豆腐,炸制后外酥内嫩,搭配辣椒蒜末食用,风味独特。 李鸿章杂烩 晚清名臣李鸿章创制,融合海参、鱼肚、鸡肉等十几种食材,汤汁浓郁,营养丰富。 符离集烧鸡 皮脆肉嫩,色泽金黄

健康知识 2025-04-07

六安十大必吃的菜

以下是六安十大必吃的特色菜,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经典名菜 六安瓜片炒鸡蛋 茶香与蛋香交融,清新醇厚。嫩绿的瓜片与鸡蛋翻炒后,香气扑鼻,口感层次丰富。 六安板鸭 传统腌制工艺,肉质酥脆,咸香入骨。可作主菜或零食,是六安标志性美食。 六安土鸡汤 搭配当归、党参炖煮,汤清色鲜,滋补养生。冬季饮用尤为暖胃。 六安臭鳜鱼 腌制发酵后独特发酵臭味,肉质鲜嫩,汤汁浓郁。兼具徽菜风味与地方特色。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六安最有名的美食

六安酱鸭、万佛湖鱼头汤 安徽六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特色美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以下几类: 一、经典传统名菜 六安酱鸭 六安素有“麻鸭之乡”之称,酱鸭以肥美鸭肉、浓郁酱香著称。成品色泽橙红油亮,肉质紧实多汁,搭配白米饭食用更佳。 万佛湖鱼头汤(全鱼宴) 选用万佛湖野生鳙鱼,以砂锅煨炖而成,汤色乳白鲜嫩,口感鲜而不腥。作为舒城全鱼宴的代表菜,曾获“中国菜”之安徽十大主题名宴称号。 六安扣肉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人冬至吃饺子吗

安徽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因地区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形式和传统习俗有所不同,可归纳如下: 一、主要食用地区与特色食物 皖北地区 以蚌埠为代表,冬至吃饺子是重要习俗,平时每周至少食用1次,节日时更不可或缺。 皖南地区 传统上冬至不吃饺子,而是食用锅子(一种面食)、杀猪菜或老母鸡汤。 其他地区 黄山人冬至以萝卜宴为主,不吃饺子和汤圆; 皖南部分县市(如泗县)存在“饺子宴”习俗,社区集体包饺子、共享团圆。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合肥冬至吃什么

安徽合肥的冬至饮食习俗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特色小吃,也有与节气相关的特色菜肴,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特色面食类 冬至面 吃面是合肥冬至的重要习俗,象征“一天长一线”,寓意冬去春来。合肥人会在冬至后开始数九,认为吃面能驱寒防冻,传统做法包括鸡蛋挂面、南瓜饼等。 南瓜饼 合肥冬至必备小吃,以南瓜为主料,加入葱姜末、米粉等蒸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有谚语称“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人冬至吃什么食物

安徽冬至的饮食文化融合了地方特色与节气习俗,主要包含以下几类食物: 一、经典传统食物 老母鸡汤 冬至吃老母鸡汤是安徽的传统习俗,源于中医“冬至进补”的理念。老母鸡经过长时间炖煮,营养丰富,被认为可驱寒补身,至今仍是许多家庭的首选。 汤圆 安徽汤圆以芝麻面为主料,个头较大,常搭配红糖或芝麻馅。冬至当天,家家户户会提前准备,象征团圆和温暖。 炸货 包括圆子、南瓜饼、土豆等,通过油炸制作,口感酥脆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冬至吃水饺还是汤圆

安徽冬至的饮食习俗因地区差异而呈现多样性,具体可分为以下情况: 一、主流地区习俗 蚌埠 以水饺为主食,每周至少食用1次,节日时更不可或缺。其水饺常搭配不同馅料,如荠菜、肉馅等。 皖南地区 传统上以汤圆为冬至必备食品,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习俗。汤圆大小不一,馅料丰富(如花生、芝麻),兼具滋补与御寒功效。 黄山地区 不吃饺子和汤圆,而是以萝卜宴为主。萝卜经过腌制、炖煮后,成为当地特色的冬至佳肴。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冬至白天最长是多少

夏至 根据地理和天文知识,安徽冬至时白昼时间并非最长,而是 夏至 时白昼时间最长。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冬至与夏至的昼夜特点 冬至 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普遍在9小时左右。 安徽冬至白昼时间约为9小时36分钟(具体因年份和经度略有差异)。 夏至 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可达14小时以上。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冬至吃汤圆还是饺子

安徽冬至的饮食习俗因地区差异而呈现多样性,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主要食俗特点 蚌埠地区 以吃饺子为主,平时每周至少食用1次,节日时更不可或缺。当地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俗。 皖南地区 汤圆是必备食品,有大小两种规格。汤圆象征团圆和温暖,常搭配红糖、芝麻等馅料,食用后有驱寒滋补作用。 黄山地区 传统上既不吃饺子也不吃汤圆,而是以萝卜宴为主。萝卜性凉,被认为可驱寒生津

健康知识 2025-04-07

常吃辛辣食物容易引发哪些胃部不适

常吃辛辣食物容易引发胃痛、胃胀、胃灼热等胃部不适。 辛辣食物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恶魔,它们进入胃里后会刺激胃黏膜,让胃黏膜变得红肿、敏感。就好像给胃穿上了一件扎人的衣服,胃会因此感到疼痛,这就是胃痛。同时,这些小恶魔还会捣乱,让胃的蠕动变得不正常,消化的气体排不出去,胃就像被吹鼓的气球一样,产生胃胀的感觉。而且它们还会让胃产生过多的胃酸,胃酸就像滚烫的热水,会引起胃灼热的症状。 相关 QA: 问题

健康知识 2025-04-07
常吃辛辣食物容易引发哪些胃部不适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