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种植小麦的播种量需根据播种时间、品种及土壤条件综合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一、播种量调整原则
-
播种时间差异
-
若在霜降前播种(如9-12月),建议每亩播种9-15斤;
-
若在霜降后播种,需增加播种量至10-15斤,甚至更高。
-
-
品种特性匹配
-
正常播种期(9-10月)建议使用半冬性或冬性品种,播种量7-9公斤;
-
晚播需更换为弱春性品种,播种量可增至9-11公斤。
-
-
土壤条件调节
-
土壤墒情差时需补灌水分,确保田间持水量70%-80%;
-
黏重土壤可增加播种量3-5斤,沙质土壤需减少播种量。
-
二、地区差异参考
-
山东地区 :
霜降后播种冬小麦建议10-15斤/亩,春小麦需20-25公斤/亩;
若播期推迟,每晚补播一次,每次增加0.25-0.5公斤。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分蘖管理
-
种子稀疏可促进分蘖,但需避免过度密植导致通风不良;
-
分蘖期适宜温度10-17℃,高温会抑制分蘖。
-
-
田间管理
-
出苗期需控制土壤温度在15℃左右,避免高温灼伤幼苗;
-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发育。
-
建议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品种特性,结合实际播种时间调整播种量,并参考权威资料或农业部门指导进行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