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蕲春四宝是蕲春县特有的四大名产,包括蕲竹、蕲艾、蕲龟、蕲蛇,具体介绍如下:
一、蕲竹
-
特性与用途
蕲竹是蕲春最具代表性的特产,因产于吴楚交界(蕲州故称)而得名。其竹节呈绕节状,形似罗汉肚,大者如茶杯,小者如手杖。质地坚韧且柔软如绵,是制作竹席、竹笛的优质材料。
-
历史价值
明代弘治《黄州府志》称其为“笛竹”,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收录。古代作为贡品,现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竹席透凉爽汗,竹笛音韵悠扬,被誉为“天下知”的蕲州特产。
二、蕲艾
-
特性与用途
蕲艾是蕲春特产中药材,含17种已知化合物,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高于其他地区。茎叶可入药,具有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蕲艾油可透坛,是名贵中草药。
-
历史地位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推崇蕲艾,称其为“北艾”,与蕲竹、蕲龟、蕲蛇并称“蕲春四宝”。蕲艾油因透坛特性得名,至今仍被医药界广泛使用。
三、蕲龟
-
特性与用途
蕲龟是蕲春特有绿毛龟,背甲生细密绿绒毛,腹甲如白象牙。兼具观赏价值和滋补功效,传统认为可延年益寿。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保护与价值
蕲龟属珍稀动物,现列为受保护品种。其龟肉、龟甲可入药,兼具药用与观赏双重价值。
四、蕲蛇
-
特性与用途
蕲蛇(白花蛇)为剧毒蛇种,全身黑质白花,又名“念珠斑”。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等功效,其药酒可治疗麻风病。因毒性剧烈,故称“五步蛇”。
-
文化象征
蕲蛇在中医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李时珍《本草纲目》详细记载其药用价值。蕲蛇制品(如药酒、工艺品)仍为传统医药和收藏品。
总结
蕲春四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历史文献到现代产业,均体现了蕲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传统工艺。其中,蕲竹、蕲艾、蕲龟以药用和观赏性著称,蕲蛇则以药用价值闻名。这些特产共同构成蕲春“物华天宝”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