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蓝光祛痘是什么

王克明
王克明 副主任医师 整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三甲
激光蓝光祛痘是一种常见的医美祛痘方法,利用特定波长蓝光作用于皮肤,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减少皮脂分泌、促进炎症消退。其治疗过程简单,一般无明显痛苦,每次治疗时间短,治疗后恢复快。通常需多次治疗,维持效果约3-6个月,可能存在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等风险。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1. 治疗原理:蓝光的特定波长可被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内源性卟啉吸收,产生单线态氧,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还能调节皮脂腺分泌,改善毛囊口角化,从而达到祛痘目的。 2. 治疗过程:治疗时患者需佩戴护目镜,医生将蓝光治疗设备对准痘痘部位进行照射,每次治疗时间15-30分钟,整个过程基本无明显痛苦。 3. 治疗次数:由于痘痘情况不同,一般需要进行多次治疗,每周1-2次,连续治疗4-8周,具体次数需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确定。 4. 维持时间:治疗效果维持时间大概在3-6个月,之后可能因生活习惯、内分泌等因素导致痘痘复发。 5. 可能风险:部分患者治疗后会出现皮肤干燥、轻微红斑、瘙痒等,少数人可能有色素沉着,但这些症状大多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 激光蓝光祛痘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祛痘方法,通过特定蓝光破坏细菌、调节皮脂分泌来祛痘。治疗过程简单、恢复快,但需多次治疗,维持时间有限,还可能有轻微不良反应。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子宫腺肌症上曼月乐环有用吗

一般子宫腺肌症上曼月乐环有用,但效果因人而异。病情轻时,环中左炔诺孕酮能抑制内膜生长,改善症状较好;病情重时,子宫增大易致环脱落,部分患者对其不敏感,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还可考虑达那唑和孕三烯酮药物,需遵医嘱。同时生活中保持良好作息和饮食习惯、减轻压力,对缓解病情有帮助。

科普文章 2019-03-19

羊水正常值是多少

羊水对胎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羊水指数正常值5厘米至25厘米,是子宫四个象限羊水最大深度之和;羊水深度正常值2厘米至8厘米,指单一象限羊水最大深度。羊水过少(指数小于5厘米)或过多(指数大于25厘米)都有风险,如胎儿肢体离断、孕妇早产等。孕妇应定期产检,关注羊水情况,日常适当多喝水,有不适症状要尽早就医,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19-09-11

什么时候开始有妊娠反应

妊娠反应多在怀孕 40 天到 3 个月间开始,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相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40 天左右明显上升促使反应出现,孕期推进 3 个月时反应可能减轻或消失。若反应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应及时就医。不同孕妇身体状况和对激素变化敏感度不同,有的整个孕期可能无明显反应。

科普文章 2019-08-20

子宫腺肌瘤会影响怀孕吗

子宫腺肌瘤是否影响怀孕与瘤体大小、位置、数量等因素有关。较小腺肌瘤对怀孕影响小,较大或位置特殊的腺肌瘤会降低受孕几率,多发性腺肌瘤增加不孕和流产风险。怀孕后,腺肌瘤还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异常,增加流产、早产几率。备孕女性查出子宫腺肌瘤,应咨询医生评估影响,必要时治疗,保障受孕和孕期安全。

科普文章 2019-09-08

怀孕初期会心悸吗

怀孕初期可能出现心悸,与多种变化有关。激素水平大幅改变,孕激素、雌激素升高等影响神经系统调节致心悸;血容量增加使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悸;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也可能引发心悸。孕妇身体生理和心理变化会单独或共同导致心悸,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勿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19-08-19

子宫肌腺瘤会癌变吗

子宫肌腺瘤癌变可能性较低,但存在一定风险。它是良性疾病,癌变与患者年龄、病程、瘤体大小及生长速度等有关,年龄大、病程长、瘤体大且生长快者风险相对高。癌变时可能有异常阴道出血、腹痛加剧等症状。建议患者定期做妇科及超声检查,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必要时手术治疗。患者需重视检查,关注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科普文章 2019-09-10

卵泡多大会排

正常时卵泡发育至 18 - 25 毫米可排出。月经周期前半段卵泡开始发育并逐渐长大。此过程受促卵泡生成素等激素调控,发育异常如过小或过大会影响排卵,需就医检查。不同女性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有差异,年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因素均可能产生影响。

科普文章 2019-03-15

月子病老了会更严重吗

月子病一般指产褥期疾病,老了是否更严重不确定,与类型、治疗及自身状况有关。关节疼痛类月子病,保暖不当未治会加重,积极调养则可缓解;身体虚弱类月子病,产后失血致虚弱,合理调养恢复好则老了不一定更严重,若一直虚弱伴慢性病则可能变差。月子病是多种疾病统称,不同因素会影响其发展,需重视并积极应对。

科普文章 2019-08-18

割双眼皮疼不疼

割双眼皮手术中因局部麻醉通常不疼,术后麻醉消退会有疼痛,其程度和持续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手术方式不同,如埋线创伤小、全切创伤大,疼痛有差异;个人体质方面,痛阈低者疼痛更强烈;术后护理得当可减轻疼痛,反之则加剧。若疼痛明显可冰敷缓解。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术后做好护理以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19-04-10

宫颈糜烂一碰就出血严重吗

宫颈糜烂一碰就出血是否严重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糜烂程度和是否有病变。单纯宫颈糜烂黏膜脆弱易出血,不严重,可局部用药或物理治疗;合并宫颈炎时相对严重,需控制炎症;伴有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等病变则非常严重,需进一步检查并治疗。女性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妇科检查以早期发现问题。

科普文章 2019-03-03

孕妇脖子上有癣可以用药吗

孕妇脖子有癣用药需谨慎,尤其孕早期胎儿对药敏感。轻度癣症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非药物方法缓解。严重癣症在医生评估下可谨慎用药,如克霉唑、硝酸咪康唑,需严格遵医嘱确定剂量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孕期生理状态变化致皮肤问题增多,有癣症等皮肤问题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让医生专业判断选择合适处理方法。

科普文章 2019-11-17

孕32周宝宝双顶径90mm股骨长64mm正常吗

孕 32 周时宝宝双顶径约 80mm、股骨长约 62mm,胎儿发育有个体差异,双顶径 90mm 和股骨长 64mm 不一定正常,与遗传(父母头型大、身材高)、营养(营养过剩、妊娠期糖尿病)、测量误差(胎儿体位、仪器精度)等因素有关,需综合腹围、胎儿体重估计等指标判断,且要定期产前检查监测发育动态。

科普文章 2019-11-17

怀孕危险期是哪几天

怀孕危险期指女性排卵期及其前后几天,排卵期前后受孕率高。正常月经周期约28天,规律时排卵日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其前5天到后4天共10天为排卵期即怀孕危险期。但女性排卵受生活压力、环境、疾病等影响,可能提前或延迟,这让危险期难以准确判断,安全期无保护性行为也可能受孕,不能仅靠日期确定是否处于危险期。

科普文章 2020-07-18

孕妇可以吃黑芝麻糊么

孕妇一般可以吃黑芝麻糊,其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元素,对胎儿发育有益,但热量高,过量食用会使孕妇体重增长过快,增加患病风险。孕妇应多吃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生肉、生海鲜等可能有细菌或寄生虫的食物,做到饮食均衡多样。

科普文章 2019-11-17

女士使用药物泡尿道炎管用吗

一般情况下药物泡洗对尿道炎有作用,取决于尿道炎类型和病情。非淋菌性尿道炎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可使用高锰酸钾泡洗辅助,需遵医嘱口服阿奇霉素等抗感染;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球菌引起,单纯泡洗效果差,需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规范治疗,可配合黄柏洗液缓解不适。女性尿道短直易患尿道炎,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多喝水增加排尿量预防。

科普文章 2019-11-15

怀孕三个月孕妇有点尿频白细胞三十严重吗

怀孕三个月孕妇尿频且白细胞三十需分情况。伴有尿急尿痛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孕期易滋生细菌,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需及时治疗;无不适症状可能是尿液污染,可重新采集清洁中段尿复查。孕期身体异常需谨慎,泌尿系统感染治疗药物如呋喃妥因和头孢克洛需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科普文章 2019-10-20

卵巢是不是子宫

卵巢和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位置上,卵巢在盆腔内子宫底后外侧,左右各一,子宫在骨盆腔中央;功能上,卵巢产生卵子、分泌性激素,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结构上,卵巢有生殖上皮和不同发育阶段卵泡,子宫是肌性器官,分子宫体和宫颈。二者相互协作维持女性健康,日常需注意保护并定期检查。

科普文章 2019-08-16

孕妇能吃芝麻吗

一般孕妇能吃芝麻。芝麻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钙、铁等营养成分,蛋白质助胎儿生长,不饱和脂肪酸益于胎儿脑和视力发育,维生素E维护孕妇健康,钙促进胎儿骨骼发育,铁可防孕妇贫血。但芝麻油脂多,孕妇食用要适量,以免消化不良、血脂升高。此外,孕妇还应搭配瘦肉、果蔬等,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保持饮食均衡规律。

科普文章 2019-03-12

剖腹产多久会排卵

剖宫产术后 40 - 110 天会排卵,身体恢复及多种因素影响排卵时间。产妇年龄小、恢复快则排卵早,哺乳会抑制卵巢功能致排卵延迟。超过 110 天未排卵可能有异常如内分泌失调,需就医。术后女性即便未恢复月经也可能已排卵,恢复性生活时应采取避孕措施,以防意外怀孕伤害身体。

科普文章 2019-03-18

子宫脱垂要紧吗

一般情况下,子宫脱垂的严重程度决定其要紧程度。轻度仅用力或久站有症状,影响小,保守治疗可缓解,不太严重;中度坠胀酸痛加重,影响行走等功能,需手术;重度子宫脱出阴道口外,易感染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须手术。不及时治疗脱垂会加重,年龄等因素会影响其发生发展,应避免危险因素。

科普文章 2019-03-02
首页 顶部